Connect with us

古蔺资讯

古蔺县:从“一点红”到“遍地红”,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核心IP

Published

今年,古蔺县聚焦做特“南翼”,提出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古蔺段)建设为契机,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核心IP。

此举旨在推动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交通、红色外宣5大红色工程提档升级,让“四渡赤水”精神成为古蔺县“两个百强县”建设最硬的文化软实力。

古蔺县:从“一点红”到“遍地红”,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核心IP插图

default

7月21日,古蔺太平古镇通景公路正式通车。从叙古高速太平收费站驶出,沿着这条通景公路前往古镇景区,2公里路程仅用3分钟不到。有市民感慨:“别小看这两公里,它改变了游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体现了古蔺县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红色文化传承带上的重要节点,太平古镇近年来声名远扬。但是,驾车从高速收费站驶出后,从原来的连接线进入景区,需要在场镇上穿行。场镇街道人多路窄,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导致游客体验感下降。

为改善交通现状,高速公路连接线至太平景区——太平古镇通景公路于今年1月起开始建设。7月21日,这条全长2公里、双向两车道的沥青路顺利通车运行。

“收费站与古镇景区实现了无缝连接,不仅方便前往古镇的游客进出,还将惠及沿线2000多名群众。”太平古镇通景公路项目负责人、太平镇便民中心主任姚劲松说,通景公路建设完工让“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解决了外界游客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古蔺县:从“一点红”到“遍地红”,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核心IP插图1

不仅如此,围绕丰富的红色资源,借力“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传承带建设,古蔺县还将不断扩大红色旅游景区交通路网覆盖范围,推进S555金兰街道至椒园镇鱼塘河公路段改建工程;实施G352古蔺至河屯段新建项目、S317古蔺二郎镇至马蹄镇段新改建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旅游快速通道,打通红色旅游转换“中梗阻”,畅通红色旅游体验“内循环”。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古蔺县红色资源富集。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是高质量建成“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传承带的重要举措。

古蔺县:从“一点红”到“遍地红”,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核心IP插图2

default

行走在太平至二郎公路上,沿线的老旧房屋已焕然一新。清一色的雕花栏杆、花窗、穿斗、披檐、窗檐元素映入眼帘;漫步太平场镇,五角星、红色标语等红色文化元素频频出现,街容街貌整洁统一……这些改变,得益于蔺郎路沿线风貌塑造和整治工程的实施,让小镇颜值和群众生活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古蔺县:从“一点红”到“遍地红”,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核心IP插图3

一处处革命旧址,一砖一瓦定格奋斗历程。

为纪念长征的伟大胜利,弘扬长征精神,太平镇在1958年建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陈列着200多件当年红军留下的相关文物,弹药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具。

“早年的老陈列馆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内容承载和参观承载,后来又进行一次彻底改造,现在看到的陈列馆是2008年建成投用的。”

馆长胡元炯说,随着古蔺对红色文化的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今年,陈列馆后面两个厅又进行了升级打造,完整地呈现了红军长征在古蔺辗转21天的行军路线,以及在这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展柜区还陈列着红军留下的大量文物、史实资料。除此之外,还将原有展柜更换为恒温恒湿的文物展柜,以利于红色文物的长期保存。

古蔺县:从“一点红”到“遍地红”,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核心IP插图4

为了赋予景区更多的红色元素,今年以来,古蔺县针对全县的红色资源实施“挂牌亮证挂图”行动,对具体的点位进行标识标注,并办理“身份证”,统一“上户口”。同时,古蔺县将启动县历史博物馆、地下党史博物馆规划建设,重点打造20个红军驿站、38个红军村、10个红色主题民宿,建设地标建筑,让红色地标无处不在,从“一点红”到“一片红”,最后实现“遍地红”。

古蔺县:从“一点红”到“遍地红”,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核心IP插图5

default

古蔺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胡堤介绍,古蔺县还将加快推进太平至二郎“四渡赤水”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建设、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永乐岩桑沟兴桥提升项目二期建设、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古蔺校区二期工程、太平古镇夜景亮化工程及高速公路红色氛围营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夯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古蔺段核心展示园基础,为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记者 钟旭娟 (古蔺融媒-蔺州发布)

古蔺资讯

快看,古蔺酱酒上榜啦!

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入选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有利于提升我县酒产区知名度,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产业标准化、智能化升级,优化酒业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与增收,助力传统技艺传承,对推动我县酒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发布于

on

作者

       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公示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入选《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产区主要地域范围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贵州省遵义市、毕节市。

 

快看,古蔺酱酒上榜啦!插图

快看,古蔺酱酒上榜啦!插图1

此次名单的出炉,旨在深入挖掘各地优势资源,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推动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产业竞争格局,助力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提升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质量与效益。

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入选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有利于提升我县酒产区知名度,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产业标准化、智能化升级,优化酒业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与增收,助力传统技艺传承,对推动我县酒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古蔺县经济信息科学技术局

继续阅读

古蔺资讯

古蔺县最大水利工程观口水库开工 预计2028年建成投用

观口水库建设于白沙场镇,是古蔺县战略性重大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古蔺县最大的水利工程,被列入全省重点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投用。

发布于

on

作者

古蔺融媒消息4月11日,古蔺县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竞进拉练暨观口水库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利军宣布观口水库项目开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松梅,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罗波参加仪式。

古蔺县最大水利工程观口水库开工 预计2028年建成投用插图

观口水库建设于白沙场镇,是古蔺县战略性重大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古蔺县最大的水利工程,被列入全省重点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投用。水库总库容2442万立方米,总投资11.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和灌区两部分,枢纽最大坝高75.1米,灌区渠系总长47.76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障德耀、马蹄等6个乡镇7.85万人饮水安全和10.52万亩耕地灌溉,为古蔺县城供水提供主水源支撑。

近年来,古蔺县水利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古蔺县先后建成观文水库、朝门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谋划推动金龙水库、古蔺河大型灌区等一系列重点水利项目,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巩固粮食安全、提升水利防灾能力、保障民生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2025年是古蔺县“项目投资攻坚年”,当前,古蔺县正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快构建以千亿级优质酱酒产业生态圈为引领,百亿级能源、绿色建材、绿色食品、文旅康养产业链为支撑的“一圈四链”特色产业体系。观口水库等356个重点项目将全面发力,总投资达283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9.3亿元,以项目建设支撑古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工仪式后还开展了古蔺县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竞进拉练。
相关县领导参加活动。

继续阅读

古蔺资讯

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

根据《四川省绿色建材产业链发展推进实施方案(2025—2027)》及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经企业自主申报,部门审核并公示,现正式发布《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鼓励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主优先选用古蔺县建材产品。

发布于

on

作者

 古蔺县绿色建材产业链长办公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建材产品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主要承载地优势,促进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四川省绿色建材产业链发展推进实施方案(2025—2027)》及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经企业自主申报,部门审核并公示,现正式发布《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鼓励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主优先选用古蔺县建材产品。

 古蔺县绿色建材产业链长办公室

2025年4月8日

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1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2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3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4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5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6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7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插图8
来源:古蔺县住建局
继续阅读
Advertisement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