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资讯
古蔺:以改革创新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全省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下,古蔺县明确提出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和发展相结合,以“集成式突破”激发跨越新动能,坚定不移推动古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全省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下,古蔺县明确提出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和发展相结合,以“集成式突破”激发跨越新动能,坚定不移推动古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古蔺县城航拍 李骁 )
机制创新 全效增强发展动能
为继续走好创新实干的改革路,古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全域改革,构建“1+6+39”全领域改革体系,开展“三攻坚一盘活”行动,强化要素配置,按照市委“把有限资源配置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和项目”理念,创新土地批征供用保障体系,取得了一批富有古蔺辨识度的改革成果和经验做法,好的实践和模式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
2023年,泸州市古蔺县“农地入市”经验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年度典型示范案例。探索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入市主体,同时将入市涉及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全程公开,建立起“提出入市申请—出具规划条件—编制入市方案—开展民主决策—进行入市核对—组织入市交易—交易成交确认—签订书面合同—缴纳出让价款—办理不动产登记”10步入市程序,保证农民集体看得懂、入市主体易操作、交易平台能执行。截至目前,古蔺累计供地1.2万亩,累计入市6宗地块,面积69.89亩,成交价款合计2270余万元,对唤醒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增加集体和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兰街道城北街社区旧砖厂地块入市成交确认签字现场)
服务创新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以“营商环境改革”为牵引,实施“高效合力攻坚办成一件事”。古蔺创新专班服务、集中办公、并联审批等服务机制,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政企“畅聊”早餐会等制度,实施“一榜三令”“红黑榜”比拼等推进模式,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2023年,古蔺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城。
面对企业投资较复杂、耗时的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环节,古蔺县聚焦企业需求,采取“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的专属审批模式,主动与企业对接,量身定制、一次性告知审批材料清单、审批流程图、审批推进计划等相关事项并联审查,涉及审批事项“四方”经办人员下沉项目一线集中办公,开展“一对一”“手把手”全流程跟踪服务,实现了项目审批资料“边做边审,边审边改,改完即审完”。
“提交申请仅7天,项目开工涉及的手续全部办理到位,甚至为我们专门开了会议,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古蔺速度’!”8月9日,四川金蔺耀地产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任河在古蔺县政务服务中心同时领取了《不动产登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安全施工措施备案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备案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八个证照,7天内完成“八证”齐发,刷新了全省极速审批纪录。
(古蔺县“八证齐发”跑出项目开工审批新速度 图源 古蔺县行政审批局)
极速的背后,是有效压减审批环节9个、审批材料52份,缩减审批时长108天,为企业节省3个月以上的黄金施工时间。古蔺县将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工程项目集成审批制度化、常态化,为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按下“快进键”。
教育创新全速推进产教融合
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古蔺把产教融合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牢牢把握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让人才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最为活跃、最为关键的主体因素,探索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对于均衡城乡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9月8日,历经494天,古蔺职教中心一期项目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及13栋学舍楼率先建设完工,在这个秋季学期,迎来古蔺职高全校6000余师生,实现校舍整体顺利搬迁。着眼全县“产业亟需、产业急需、行业紧缺”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立足“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总体要求,古蔺“作战图”更加清晰:按照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标准,修建占地520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古蔺职教中心,分两期建设,周期三年。
(古蔺县职业教育中心效果图)
不仅要办万人职业学校,打造川黔一流职业教育园区,全县还将发展目光投向未来更深处,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重点,推行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城乡教育联盟建设,谋划开办酱酒技师学院、力促古蔺职教中心升格高职院校,推动实现“让古蔺的孩子能在本土上大学”的目标,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全县瞄准优势产业、紧缺岗位、本地生源,增设酿酒工艺与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包装设计与制作等8个特色专业,优化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专业(群)布局,构建酱酒酿造、农林旅游、智能建造等五个专业集群,创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酿酒大师”“蔺州建工”“郎乡名导”三大品牌,进而为“酱酒之乡”古蔺源源不断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助力古蔺“向东再造一座新城”。
(古蔺县职业教育中心迎来了新生 支力 摄)
站在新起点,古蔺县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坚持优势优先原则,实施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千亿企业培育计划,阔步迈向全国百强县新征程,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古蔺篇章的生动图景。
记者 武诗洁
来源:古蔺融媒
古蔺资讯
快看,古蔺酱酒上榜啦!
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入选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有利于提升我县酒产区知名度,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产业标准化、智能化升级,优化酒业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与增收,助力传统技艺传承,对推动我县酒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公示,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入选《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产区主要地域范围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贵州省遵义市、毕节市。
此次名单的出炉,旨在深入挖掘各地优势资源,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推动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产业竞争格局,助力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提升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质量与效益。
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入选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有利于提升我县酒产区知名度,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产业标准化、智能化升级,优化酒业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与增收,助力传统技艺传承,对推动我县酒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古蔺县经济信息科学技术局
古蔺融媒消息4月11日,古蔺县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竞进拉练暨观口水库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利军宣布观口水库项目开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松梅,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罗波参加仪式。
观口水库建设于白沙场镇,是古蔺县战略性重大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古蔺县最大的水利工程,被列入全省重点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投用。水库总库容2442万立方米,总投资11.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和灌区两部分,枢纽最大坝高75.1米,灌区渠系总长47.76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障德耀、马蹄等6个乡镇7.85万人饮水安全和10.52万亩耕地灌溉,为古蔺县城供水提供主水源支撑。
近年来,古蔺县水利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古蔺县先后建成观文水库、朝门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谋划推动金龙水库、古蔺河大型灌区等一系列重点水利项目,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巩固粮食安全、提升水利防灾能力、保障民生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2025年是古蔺县“项目投资攻坚年”,当前,古蔺县正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快构建以千亿级优质酱酒产业生态圈为引领,百亿级能源、绿色建材、绿色食品、文旅康养产业链为支撑的“一圈四链”特色产业体系。观口水库等356个重点项目将全面发力,总投资达283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9.3亿元,以项目建设支撑古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工仪式后还开展了古蔺县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竞进拉练。
相关县领导参加活动。
古蔺资讯
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
根据《四川省绿色建材产业链发展推进实施方案(2025—2027)》及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经企业自主申报,部门审核并公示,现正式发布《古蔺县建材产品名录库(第一期)》。鼓励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主优先选用古蔺县建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