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蹄
李洁琼:坚守讲台三十载 育得桃李芬芳来
33年前,马蹄镇纳盘村这个穷沟沟里飞出一只金凤凰——李洁琼,三年后,走出大山的李洁琼放弃了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踏上三尺讲台,凭借着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始终不移的初心,启迪着无数孩子“飞越”大山,向着更高学府凯歌前行,实现人生梦想。这个“平凡”的乡村教师,始终低调质朴、恪行职责,先后荣获“ 泸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泸州市新时代最美教师”等殊荣。

是老师,更像母亲
对待孩子,她是老师,更像是一个慈爱的母亲。若你问起“母亲是什么样?”,40岁的熊桂仙会告诉你,“母亲就是李洁琼老师那样”。
1993年,熊桂仙还是个刚上小学的苗族小姑娘,家离纳盘小学10余里,遥远的路途阻扰不了她对知识的渴望,但是长期长途跋涉的疲惫让她有时力不从心、甚至在课堂上打起了瞌睡。这一细节引起李洁琼的注意,得知详情的她打起了接熊桂仙到家中居住的念头,李洁琼说动丈夫答应无偿的让熊桂仙居住在家中,一住就是三年,三年中她给予了熊桂仙无数帮助与呵护,如师如母地照顾她的起居、学业,现如今已经40岁的熊桂仙仍深情地称李洁琼为妈妈。
自幼家境贫寒的杨祥会也是感受到“妈妈的爱”的学子。初二时他差点因为负担不起学费而辍学,是李洁琼耐心做其父母的思想工作,用微薄的工资收入贴补他的学费,并号召爱心人士发起资助帮助其就学。在她的鼓励和爱心人士资助下,杨祥会圆满完成高中及大学学业,成功考研,现就职于重庆一家三甲医院。
“要不是李老师,我现在说不定还在大山里种地求生呢”杨祥会说道。
熊桂仙和杨祥会不是李洁琼教学生涯里的个例,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家境贫寒的学子,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助下,化身成了“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成功飞出大山,向着更高学府凯歌前行。

扎根纳盘,学校就是“第二个家”
纳盘小学地处川贵交界的赤水河畔,距离场镇较远,学校环境十分艰苦。作为土生土长的纳盘人,李洁琼扎根纳盘小学30年,无怨无悔,从未向组织申请工作调动,带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老师艰苦奋斗,把学校当成了第二个家。
三十年来,无论是烈日还是寒风,她每天八点不到就来到了学校,一到校园就开始忙碌,修剪花草、整理卫生……就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竭心尽力,放学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校园,常常不求回报地辅导学生,她已经把学校看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学校的各项工作融入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李洁琼的儿子笑称“学校才是妈妈的第一个家,因为妈妈对自己家都没这么上心”。

现如今的纳盘小学环境优美、教师团结,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早已不复曾经的模样。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将继续坚守在在自己的岗位教好书育好人。”面对荣誉,李洁琼微笑着说。
来源:马蹄发布
今日马蹄
千只鸡苗进康田,产业帮扶暖民心
2025年4月24日上午,古蔺县马蹄镇康田村一派忙碌景象。数字泸州产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派驻康田村第一书记唐小波,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鸡苗发放活动,1000只优质鸡苗陆续送到脱贫户手中。
康田村部分脱贫户虽有发展养殖的意愿,却面临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的现实困境。数投集团在驻村调研中精准掌握这一需求,迅速启动帮扶机制。通过多方协调资源,为村民遴选品种优良、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鸡苗,并特邀专业养殖技术人员,围绕鸡苗日常管理、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讲解,帮助村民提升养殖技能。在活动现场,专业人员的指导资料同步发放,确保村民在后续养殖中遇到问题有参考、有方向。
此次鸡苗发放,是数投集团落实定点帮扶责任的生动实践。通过产业帮扶“造血”,不仅为脱贫户开辟增收新路径,也为康田村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国企力量。
今日马蹄
古蔺县2025年“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走进马蹄镇康田村
古蔺县2025年“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走进马蹄镇康田村
为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3月28日,由古蔺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的“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活动在马蹄镇康田村火热上演。此次活动以“非遗焕新彩·文化润民心”为主题,通过融合传统戏曲、民族歌舞与现代艺术的多元节目,为村民送上一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非遗魅力绽芳华,传统艺术焕新生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舞蹈《闹花灯》率先登场。古蔺花灯融合歌舞、戏剧、杂技等元素,已有千年历史,其“台上领唱、台下帮腔”的互动形式,让现场观众纷纷跟着节奏拍手应和,气氛热烈。
多元节目接地气,时代精神入民心
女声独唱《战马》以激昂的旋律点燃现场,演唱者以清亮嗓音演绎“马蹄哒哒哒,黄河水哗啦啦”的豪迈,传递出奋斗者的热血与信念。彝族舞蹈《奢香夫人》则通过灵动的舞姿,再现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发展的传奇故事,演员们身着彝族服饰,裙摆翻飞间尽显民族风情。小品《邻里一家亲》聚焦乡村日常生活,以幽默对话和暖心情节,展现新时代邻里互助的和谐图景,引发观众阵阵笑声与共鸣。
创新表达传文脉,乡村振兴添活力
戏曲舞蹈《花满园》将川剧元素与现代编舞结合,水袖翻飞间演绎四季更迭的诗意;谐剧《看病》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方言对白,诙谐讽刺虚假医疗广告,寓教于乐;压轴舞蹈《好儿好女好江山》以磅礴气势,礼赞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演员们手持红旗,在激昂的旋律中绘就一幅奋进画卷。
文化赋能聚合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节目既有传统味儿,又有新思想,我们看得过瘾!”现场村民贺大爷表示。据悉,此次演出由古蔺县文旅局精心策划,联合本地非遗传承人和文艺团体编排,通过“非遗+乡村振兴”模式,将党的政策、乡风文明融入艺术。
来源:康田发布
今日马蹄
马蹄镇召开“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 返乡人士恳谈座谈会
2025年2月9日,古蔺县马蹄镇召开了“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返乡人士恳谈会。马蹄镇在家班子成员、返乡人士、爱心企业代表、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社区)后备干部代表、归雁兴乡代表等齐聚一堂,畅谈家乡变化,共谋发展大计,共同谱写马蹄镇发展的新篇章。
2025年2月9日,古蔺县马蹄镇召开了“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返乡人士恳谈会。马蹄镇在家班子成员、返乡人士、爱心企业代表、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社区)后备干部代表、归雁兴乡代表等齐聚一堂,畅谈家乡变化,共谋发展大计,共同谱写马蹄镇发展的新篇章。
会上,马蹄镇人大主席骆林致欢迎辞,对返乡人士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随后,在聚焦产业带动、突出园区示范、强化产业融合、镇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项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让返乡人士全面了解家乡的发展动态。组织与会人员观看了马蹄镇宣传视频,展示马蹄镇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人员纷纷发言。返乡人士代表表示他们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到自豪,并分享了自己在外就业、创业、生活等方面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家乡发展变化的赞叹。后备干部代表、归雁兴乡代表感谢家乡党委政府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这些在外的游子能够有机会回到家乡工作,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大家还结合自身行业领域和资源优势,围绕家乡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各位代表发言后,马蹄镇党委书记王仲向前来参会的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立足各自领域,把握时代需求,以根植乡土、情系乡亲的主人翁姿态,当好家乡的宣传员、参谋员和建设者,主动宣传马蹄、推介马蹄、建设马蹄,多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与家乡相互成就、共同进步。同时,王仲表示,马蹄镇党委、政府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大家返乡创业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让大家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安心。
本次座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加深了返乡人士对家乡的了解和感情,还为家乡的发展汇聚了智慧和力量。通过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坚定了归雁兴乡人员回家工作的决心,凝聚了返乡人士的共识,激发了他们返乡创业的热情,为推动马蹄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会后,马蹄镇党委、政府将认真梳理参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其转化为推动家乡发展的具体行动,确保座谈会成果落地见效。
来源:马蹄发布